“十四五”期間擬修復退化紅樹林濕地4.8萬畝
我省將新增紅樹林面積2.6萬畝
近日,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樹林濕地已完成栽種修復,並吸引了大量白鷺在此棲息生活。 記者 封爍 攝
3月17日,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,“十四五”期間,我省將推進紅樹林等重要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,科學修復退化濕地,增強濕地生態功能,保護生物多樣性。未來5年,我省要完成新增紅樹林面積2.6萬畝,修復退化紅樹林濕地4.8萬畝的目標。
在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省持續開展濕地保護專項行動,尤其是加強紅樹林濕地的保護修復,2016年至2020年,全省共退塘還濕4.4萬畝,其中新造紅樹林1.2萬畝,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海南島紅樹林面積增長最快的5年。近日,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海口海洋地質調查中心負責的“海南島濕地資源現狀試點調查”調查結果顯示,近10年海南全省自然濕地面積變化不大,人工濕地明顯增加。
除了濕地面積增加以外,我省進一步完善了濕地保護政策和管理標準體系,推動濕地管理進入標準化、科學化的軌道。這5年裏,我省建立了12個濕地公園,其中國家濕地公園7個、省級濕地公園5個。2017年,我省還在海口市成功舉辦“濕地保護體系國際研討會”,海南保護濕地的工作經驗在研討會上向外推廣,受到專家好評。
今年,我省將繼續加強紅樹林和濕地保護修復,開展紅樹林適生區域退塘還林還濕工作,新增紅樹林濕地6000畝。此外,今年我省還要建立紅樹林動態數據庫及檢測體系,開展紅樹林濕地定期監測,出具年度檢測報告,讓紅樹林濕地監測進入常態化工作階段,利用大數據分析做好紅樹林濕地的日常保護與管理工作。
·凡註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